今年以来,煤业集团塔山煤矿公司围绕安全生产、节支降耗两大任务,大力开展“小发明、小创造、小革新、小设计、小建议”五小创新活动,先后推广应用了一系列实用、好用的工具、设备,降低了生产成本,提高了工作效率,为矿井安全生产注入了生机和活力。
小发明提高工作效率。特高压无缝钢管是井下实现远程供液的主要载体。由于供液压力大等原因,会发生密封损坏的现象,用传统工具进行更换,费时费力,还存在安全隐患。该公司工程技术人员陈建龙通过对无缝钢管更换密封、固定紧锁和轴向拉紧等环节进行反复观察、多次试验,成功发明自制了更换无缝钢管密封专用工具。经投入使用,可以轻松实现钢管的固定和紧缩,比传统方法节约工时1个小时左右,并且还有设计轻巧、携带方便等诸多优点,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。
小技改创造大效益。主运输系统是矿井高效生产的 “大动脉”,针对主运输系统1001皮带机机头筒仓蓖条易卡堵大块矸石制约生产的实际情况,该公司运输一队技术人员孙小刚通过现场查看和探索,对筒仓内三根蓖条进行改造,并在筒仓外加装电机、减速机驱动,通过凸轮机构将受力较大的三根篦条进行上下反复运动,在不影响筛选的前提下将卡在篦条间的矸石排出,做到减少卡堵,提高了设备开机率,每年可创造经济价值20余万元。
小设备保障大安全。风井井底一直都是矿井安全管理的重要区域,虽然有安全防护装置,但是容易被井壁上掉下的冰块和碎石砸损,需频繁更换、维护。为此,该公司机电队技术主管任林自主设计了新型进风井底防护装置,该装置采取哥特式建筑屋塔设计,利用工字钢和钢网组装成风井底防护装置,使井壁上落物有了“降落伞”,解决了风井井底落物可能对电缆、人员砸损、砸伤的安全隐患。同时,该装置所有的构架都通过螺丝进行连接,不仅拆组、更换方便,还免除了井下动火、动焊的风险,做到了一举多得。
在塔山煤矿公司像这样的小发明、小革新还有很多,他们每季度还会对“五小”创新项目进行评比,并按照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的大小,给予奖励。目前,“五小”创新活动,已成为该公司解决技术难题、攻克技术壁垒,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沿阵地。
- 相关矿业新闻